戰爭是殘酷的,車臣戰爭紀錄片時長83分鐘,由于兩軍長相和人名都比較相似,看了兩遍才梳理清楚其主要內容。戰地紀錄片拍攝起來主要的難度就是危險,從車臣戰爭紀錄片的拍攝角度來看,很多鏡頭幾乎正對著射擊的槍口,這對拍攝設備和攝像師都是極大的考驗。除此以外,還有大量的航拍鏡頭,在戰爭場景中,無人機拍攝紀錄片是非常容易引起敏感的誤會的,這也需冒極大的危險。今天,我們就以車臣戰爭紀錄片的內容,進行一下梳理和解讀。
從車臣戰爭紀錄片中可以看到,兩軍對壘,拍攝角度是從三個方面進行展現的,一方是車臣部隊,一方是俄羅斯部隊,另一方是的后方的家屬。高加索戰役的情況,俄羅斯因為人手有限,只能派出100人的小分隊去和車臣2000多人的軍隊決戰,明明知道這是必敗之役,指揮官卡爾則夫上尉說這簡真是胡鬧,但也沒辦法,只好說這支分隊先上,剩下的人再增援。于是安德柳哈上校帶著這100人開赴前線,熟知實情的安德柳哈對卡爾則夫說:如果我有事,請幫我照顧家人。車臣戰爭紀錄片拍攝中顯示,將軍巴郭菲的兒子謝瘳沙也在這支分隊之中,謝瘳沙在上前線之前還給家里打了電話,但妻子在醫院待產,母親去醫院看妻子,家里電話沒人接只能留言。謝瘳沙在電話留言中說:說我們很快就會相見的,請放心媽媽,而這支隊伍一去就再沒能回來。最后拼盡了所有的彈藥,留到最后的六位戰士卸下防護器具,赤膊上陣與車臣部隊短刃相搏。
在車臣戰爭紀錄片中,車臣部隊也損失慘重,車臣部隊由軍官穆拉特帶領,穆拉特的父親斯塔利是久經沙場的老者,在部隊中協助兒子。瓦列爾克是部隊的指揮官,是一個殘暴的人,與穆拉特在一些問題上有分歧。行軍中一個士兵因過度疲勞倒在了地上,瓦列爾克上去就踢他,并讓他起來,士兵實在起不來,瓦列爾克拿起槍就把他給射殺了。戰爭進行到一半,雙方損失都非常慘重,瓦列爾克建議收買俄羅斯軍官,讓穆拉特去跟對方談判。車臣戰爭紀錄片中讓人感到震憾的是,當穆拉特走出來,卻驚異得發現俄羅斯方的軍官安德柳哈正是他的舊友,兩位昔日老友卻在這樣生死敵對的場合重見,真是悲喜交加。這時,瓦列爾克卻趁機指揮藏匿在樹上的車臣士兵羅拉向兩人開槍,槍響之后,兩位昔日老友相扶倒下,再沒有起來。
車臣戰爭紀錄片除了在拍攝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外,在制作環節也精挑細選,將情節安排的極具沖突性和戲劇性,讓人們看后從心理上引起了強烈的震憾和共鳴。其中小戰士在最后下決心與敵方肉博時,拿出了一支小蠟燭,說這是奶奶送給他的,奶奶告訴他難過的時侯點燃,就會感覺溫暖一些。他點燃了蠟燭,用頭盔護住火苗,放在了國旗旁邊,殘酷與溫暖在這里交織在一起,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,這種手法在中國特種部隊宣傳片拍攝中也值得借鑒和使用。